微软IE即将寿终正寝。一系列的浏览器技术改进、一系列的广告营销活动,一切都未能挽救已有20多年历史的IE的命运。运行卡顿、网页显示Bug多多、进程不时崩溃,IE的负面形象已成为微软背负的枷锁。不堪重负的微软终于决定,放弃这一伴随许多年轻人长大的浏览器品牌。
对于IE自身存在的问题,业内已有许多讨论。确实,IE需要承担得太多。为了兼容性,微软需要让IE去支持互联网发展早期的许多网页技术。原因很简单:很多企业内网中仍有不少基于过时技术开发的服务,而说服这些企业投资升级这些服务,使其支持最新的网页技术,这难度很大。而为了确保后向兼容,IE只能变得更复杂,当然也就更容易出现问题。
技术只是因素之一,而导致IE最终无法跟上网页技术的发展潮流,原因更多地在于微软的策略问题。
IE诞生于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彼时,网页浏览器的开发成本很高,软件公司需要自行开发浏览器内核和脚本引擎,同时也要自行设计各种人机互动功能和界面。这样的工作非微软和网景等大公司无以完成。在90年代与网景的撕逼战中,IE是最终胜出者。这意味着,IE所采用的一系列微软私有技术都获得了温和的生存土壤,而微软可以优哉游哉地慢慢改进浏览器技术,享受着垄断(或者更委婉的说法,“市场主导地位”)带来的红利。
与其他任何垄断一样,IE的创新速度非常缓慢。毕竟,在“创新者困境”中,没有任何领先的公司会去主动变革自己。2005年左右,继承自网景的火狐浏览器开始与微软展开新一轮争夺。微软面对这一竞争仍然游刃有余,牢牢把握着主流用户群体,将火狐压缩在极客和技术工作者这一市场。不过,火狐赖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开源,正是IE随后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的一半原因。
那么另一半原因是什么?简单地说,这就是其他巨头的到来。行业巨头+开源模式,这带来了另一种“市场主导地位”。
谷歌于2008年推出了Chrome浏览器。从一开始,Chrome浏览器就基于开源的WebKit引擎。随后,谷歌对浏览器的优化也包括对WebKit引擎的优化。在谷歌的大力投资之下,变得更好的不只是Chrome浏览器,也包括了WebKit。
随着开源的浏览器内核、JavaScript引擎,以及其他浏览器模块的发展,当代浏览器的开发呈现出模块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只要遵守开源协议,任何开发者都可以使用这些模块。开发者甚至只需设计自己的界面和标志,并拿出一些独创的小功能,即可推出一款新的浏览器产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浏览器开发的时间周期从90年代的按年计算下降至目前的按月计算,甚至按天计算。而对于浏览器基本的功能和性能,例如网页渲染速度和JavaScript脚本运行速度,开发者毫无疑问会倾向于选择市面上最优秀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WebKit成为了当然的选择。
大大小小的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也有动机去开发自主品牌浏览器。浏览器是普通用户的上网入口,可以衍生出多种商业模式,并带来不菲的收益。例如,浏览器的默认登录页面可以提供上网导航服务,而默认搜索引擎既可以推动自主搜索引擎产品的发展,也可以通过为主流搜索引擎导入流量来获得收入。实际上,浏览器是互联网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市场环境如此,而谷歌不失时机地投资WebKit恰好满足了市场需求。开源的WebKit聚集了一批浏览器开发商。例如,国内常见的360、搜狗和遨游等浏览器都集成了WebKit内核。而在国外,Opera也于2013年放弃了自主内核,倒向了WebKit阵营。通过控制浏览器内核,谷歌实际上已经主导了当代浏览器技术的发展。
近期美国科技圈的一种论调是,谷歌正在成为新的微软。但同样是“市场主导地位”,谷歌的做法要比微软高出几个段位。浏览器内核开发耗费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巨大,因此即使已经开源,独立开发者和小公司仍然很难对这样的产品做出突破。通过这种开源产品去主导市场,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的参与热情为己所用,远比通过私有技术去主导市场更高明。
毫无疑问谷歌已经谙熟此道,而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Android就是另一个很好的案例。微软正在开发新的浏览器Project Spartan。而在缺乏生态圈配合的情况下,这款浏览器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仍值得怀疑。或许,这款浏览器未来的命运可能会类似叫好不叫座的Windows Phone,在Android的重压下步履艰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