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云加入 Linux 基金会金牌会员?

wxy 的头像

·

·

·

7,060 次阅读

昨天发布了一则《阿里云成为中国唯一一家Linux 基金会的金牌成员》的新闻,引来了不少关注和议论。主要的议论有几个方面:

  • 阿里云支持开源和 Linux,值得赞
  • 阿里云有钱,有钱谁都能当上金牌会员,乃至于白金会员
  • 别的公司早就是白金会员了,要继续努力

对于这样的观点和评论,基本上还是在我的意料之内。其实在编发这篇新闻稿之前,老王也对中国的科技公司参与、赞助国际性的开源组织的情况有过一些了解和思考,借着这个机会,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国内科技公司参与国际性开源组织已经成为了趋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的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或低调、或高调的加入一些国际性的开源组织,比如说:

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中国国内的科技公司纷纷注意到开源生态的发展,并主动积极的拥抱开源、加入并影响开源的发展。

企业加入国际开源组织能做什么?

作为营利性机构,企业加入开源组织必然有其商业上和战略上的考量,大致来说,会有如下几点:

  • 回馈开源社区。在开源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的今天,很多企业的发展都极大地得益于开源文化、开源生态和开源技术的帮助,因此,就如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说的,“参与 Linux 基金会……是对 Linux 带来的帮助表示感谢”。
  • 扩大在技术领域和开源领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成为顶尖的开源组织的成员,并积极参与到开源事务当中,将企业的形象、实力和愿景传递给更多的人,也会吸引更多有志于该领域发展的尖端人才加入。
  • 影响开源生态的决策和标准制定。各种开源基金会、组织掌握了该项技术和生态的发展,会制定和规划相应的发展路线和行业标准,因此,加入到开源组织中,能够充分地结合企业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发展上的路线,与整个开源领域中的相关企业、组织达成共识,尽早掌握发展的制高点。

开源组织为什么需要企业会员?

开源组织是开源生态里面独特的一种现象,这种情况和工业界的各种行会不太一样。它既沿袭了传统的行会是由企业组成的特色,也有主要由个人成员(非雇员)组成的组织,但是,作为行业性组织,往往还是由企业组成的。

开源组织的成员情况分为三种情况:

  • 仅由个人会员组成的开源组织,如自由软件基金会(FSF)、Apache 软件基金会(ASF)等。
  • 仅由企业会员组成的开源组织,如云计算基金会(CNCF)。
  • 既有企业会员,也有个人会员的开源组织,如 Linux 基金会、OpenStack 基金会等。

不过,即便在拥有个人会员的开源组织当中,其个人会员的影响力也往往低于企业会员。甚至有时候影响力无足轻重,比如说,Linux基金会就曾经将由个人会员所推举独立董事的权利取消,转而由董事会成员推举。

显然,对于很多开源组织来说,影响力更大、能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的企业会员是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本上,开源组织吸收企业会员的原因有:

  • 开源组织本身的运营需要资金支持。开源组织,是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出现的,本身的运营并不以盈利为目标,其所需的资金来源于会员会费、民间赞助、国家资金和运营营收等方面。不同的开源组织的资金来源不同,有的主要依赖于赞助,有的则主要依赖于会员会费。
  • 开源组织需要吸收相关企业的建议和意见。事实上成功的开源组织无一不是反映了行业内成员的发展诉求,并能协调和规范发展方向,因此,吸收主要企业的参与,能够保证开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开源组织的决策和标准需要企业的推动和落实。开源组织诞生于社区,成长于企业,开源生态并不是自行设计愿景就可以理想化地发展的,因此,开源组织的很多决策和制定的标准,需要落地和切实发挥影响,就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拥护。

是会费的多寡决定了不同的话语权?

事实上,作为一个健康发展的开源组织,其正常的运营费用从来不是一个问题。因此,并非是谁交钱多,谁就是领袖。

不是所缴纳的会费决定了会员级别,而是综合了企业对包括代码、标准/规范、人员、资金在内的贡献决定了会员级别。

作为开源组织,其所需要企业会员发挥的作用包括:

  • 贡献代码。主要是企业将自己生产的重要代码贡献到开源生态中,从而促进整个生态的发展。
  • 贡献标准和规范。企业已经成熟的标准可以提交到开源组织当中,在经过审核、调整之后,取得共识,从而成为开源组织和业界的标准。
  • 贡献人员。企业甚至会专职雇佣一些人员,其职责是为开源组织工作,包括提交代码、参与开发/维护、参与开源组织运营事务等工作。
  • 赞助资金。为开源组织提供运营和雇员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开源组织收取的费用都作何用途?

国际顶尖的开源组织大多注册在美国,属于非营利机构,在美国属于一种机构注册形式。其认定和税务豁免需要经过税务部门的每年审核(501(c)(3)非营利身份),因此,其财务报表是公开的。

根据之前 ITworld 的一份数据,它查询了 13 家开源基金会的 2010 年财务报告和 5 家的 2009 年报告,显示

  • Linux 基金会在 2010 年收入 961 万美元,支出 908 万美元,净收入 53 万美元,收入最高的是执行董事 James Zemlin 36 万美元;
  • 自由软件基金会 2009 年收入89万美元,支出 108 万美元,薪酬最高是执行董事 Peter Brown,约 8 万美元;
  • GNOME 基金会 2009 年收入约64万美元,支出 38 万美元;执行董事 Robin L. Peters 收入 13 万美元;
  • Apache 软件基金会收入约 54 万美元,支出约 41 万美元;
  • Mozilla 基金会收入 193 万美元,支出 326 万美元,Baker 和 Eich 收入 59 万美元。

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这些开源组织的收支情况。也可以看到,其实相对来说,其个人雇员的收入也并不算高。此外,除了雇员薪酬之外,开源组织的其它开销还有办公费用、活动费用,甚至还有诉讼费用等等。

应该如何看待国内企业加入国际开源组织

首先,我觉得应该对国内企业有意识地去参与、赞助开源组织表示支持,这标志着国内企业逐步在国际舞台和行业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甚至可以主导部分发展方向。

其次,我们也看到,目前能够比较广泛地参与到开源组织的活动中,并持续支持开源组织的国内公司还不够多。典型的企业有电信级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缺席)、华为、中兴等;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将云业务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企业,比如阿里巴巴集团及其旗下的阿里云、DaoCloud、EasyStack 等,但是BAT 中除了阿里巴巴之外的另外两家表现的就不够积极。

而且,国内的企业所关注参与的开源组织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型的开源组织上,相对来说影响力还不够广泛。

当然,作为企业,是否加入开源组织,以及加入哪些,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决定参与程度的,毕竟,参与开源组织不仅仅是缴纳会费,更多还要付出人员、技术,承担不仅仅是好处,还有责任。

此外,企业也在参与开源组织方面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足。比如说,需要有优秀乃至于领军型的技术人才代表公司参与到开源组织中;也需要将公司发展战略和开源生态做良性的结合,将开源文化和企业文化达成融合;更需要将企业的营利本质和开源的公益性质取得一个平衡。

结语

作为一个参与开源文化,并受惠于开源生态的技术人,我对阿里云以及其它的科技公司能主动参与到开源组织的建设和开源生态的发展中感到欣喜。希望国内更多的企业能够积极关注开源,参与到开源之中来,并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开源战略。

3 条回复

  1. 鸿蒙希荑-Lee [Chrome 56.0|GNU/Linux] 的头像
    鸿蒙希荑-Lee [Chrome 56.0|GNU/Linux]

    在开源的这条道理上面,就之后阿里走在前面,和走得快。

    来自成都
  2. 来自浙江的 Yandex Browser 17.1|Windows 7 用户 的头像
    来自浙江的 Yandex Browser 17.1|Windows 7 用户

    电信行业比较多用SUSE Enterprise Linux。

    来自北京
  3. linux [Chrome 56.0|Mac 10.11] 的头像
    linux [Chrome 56.0|Mac 10.11]

    其实并不多~只是有一些罢了。

    来自北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